4月19日,搜狐网以《2024首届“真中医”跨界融合发展大会举办》为题发表了专题报道。
详细报道如下:
“做强中医药队伍离不开‘真中医’,做强中医药事业离不开‘真中医’。我们所提倡的‘真中医’,并非相对于‘真假’而论,而是要大力培育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医的新时代中医人”。基于这一认识,在时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的大力倡导和推进下,吉林省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又有重要区别。
从“真情”看“真中医”之新局新程
史治忠表示,吉林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有着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沃土,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和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平台优势、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社会组织有效、高效参与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李建华指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尤其是吉林全面振兴战略布局中有着重要作用,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对接企业资源、探寻合作路径、培养人才队伍、促进贸易发展、赋能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探索新路径、取得新实效。
“随着‘新质生产力’一词火遍神州大地,我们中医药人更要在发展新时代,牢牢把握推进中医药行业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要在精准施策、国际发展、文化传承、跨界融合多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推进中医药行业和大健康产业跨界融合,培养更多的新时代‘真中医’人才。”王淑军说。
本次大会设有主旨大会、专题会议研讨、实地调研参观、产品项目路演、企业资源对接等七大板块内容,分别从解读发展形势、诠释行产融合、展现优势产品、对接有效资源等多个维度,共商发展大计、共启事业新程。开幕式上,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与修正教育集团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未来促进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推动学术与市场联动、企业与企业之间多边对话等展开深入合作。
从“真传”看“真中医”之底蕴传承
会上,国医大师王世民以《我对中医药学的点滴体悟》为题带来主旨演讲;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邱德亮以《“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带来主旨演讲;
《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以《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重新审视中西医关系》为题带来主旨演讲;
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会长、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益胜以《人参产业发展需要“真中医”人才》为题带来主旨演讲。
传统中医药的文化根脉、传承根脉在于民间中医。挖掘厚植中医药文化底蕴,擦亮民间中医名片,是新时代“真中医”尤其是有世代相传底蕴和掌握特色技法的民间中医,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大会期间,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举办。经选举表决通过,长春单氏肝胆病医院院长单晓春当选为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还选举产生首届监事会。
从“真识”看“真中医”之跨界整合
深入聚焦“真中医”的跨界发展,把真知灼见更好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实招硬招。
在对话访谈环节,主持人、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桂祯,邀请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名誉会长、修正集团董事长修涞贵,吉林天三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盛学,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立华,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健康智库特聘专家、北京康众时代医药科技集团董事长唐广昭,长春单氏肝胆病医院院长单晓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肛肠科副主任郑刚共6位嘉宾,围绕行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痛点难点、创新路径,以及新时代“真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访谈嘉宾分别从下一步各界优势资源跨界融合发展,共同助推中医药行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互相促进,推动中医药学术转化为市场产品,着眼民营中医院未来发展,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把好人才关等话题发表了观点。
从“真粹”看“真中医”之赋能与共赢
在12日下午举办的中国国际商会吉林商会医药康养专委会首届二次委员年会和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省内大健康产业领域的代表,分别就更好发挥平台作用,推进资源互补与互利共赢方面交换意见。
在“真中医特色疗法技术和健康产品展示会”上,来自省内10家大健康企业精彩亮相,并带来了人参肽、中药膏剂、健康产品等多种多样的“拳头产品”,让与会代表大开眼界。
据悉,同期还举办了《中医药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及梅花鹿养殖基地实地参观活动。
大会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支持,中国国际商会吉林商会、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吉林商会医药康养专业委员会协办,吉林天三奇药业有限公司、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